新闻资讯

新闻资讯 行业动态

谁是O2O服务的最佳容器?

编辑:007     时间:2015-06-18

今天,曾风光一时,差点就在拼车界掀起“独角兽”效应的爱拼车,彻底停止服务了。这不是一个个案,而很有可能是O2O创业的一个分水岭。


曾有人夸张地感慨, 如今在BAT之下,寸草不生。但事实上,这却很可能是O2O创业最好的时代。因为经历了去年一年的入口之争,入口格局已经基本清晰:BAT依然是移动入口的拥有者。创业者不要再寄望也没必要花太多心思打造入口、找用户。他们只需要考虑,BAT谁能带来更精准的潜在用户。


这事实上也就意味着,BAT在手机端持续了几年的入口之争进一步升级:超级入口已经被BAT掌控,但谁更有机会成为3600行服务的最佳容器?谁能拯救“爱拼车”们?


站在O2O创业者角度来说,这至少取决于两大因素:


第一,哪个入口更开放?

多数O2O服务最大的问题是用户规模。大树底下好乘凉的道理大家都懂,但在此之前,多数创业者都会有一个困惑:从BAT找用户,是否会让自己陷入被动?


这也是微信公众号一直未能大规模成长起来的重要原因之一。创业者并不确信,依赖微信之后,未来是否还能有足够的独立空间?


但其实这两年BAT在O2O这件事上正在变得越来越开放,客观的说,他们没精力也不可能把每一个行业O2O都做好,因此,开放是大势所趋。李彦宏在今年的百度联盟峰会上提出三不(不谋求控股、不划分阵营、不担心洗用户)的核心就是开放思维。


举个现实案例,今年4月,同是拼车O2O创业起家的51用车选择了跟百度合作,百度领投千万美金,但资金支持只是一方面。几乎在与百度合作的同时,51用车的移动搜索指数开始直线上升,不到两个月涨幅达到了221.5%,也是在这之后不久,爱拼车宣布解散。


第二,哪个入口背后的用户真正有服务需求?

有的入口很大,但是用户却没有在这找服务的习惯。比如微博、微信这样的社交入口。其用户量都不小,尤其是微信月活已经5亿多。但用户更习惯把他当作一个社交工具。


因此,“战略升纬,打法降纬”是BAT当下最流行的做法:抢占高频场景,用高频带低频O2O应用,最终让用户形成找服务的习惯。策略如此,但能否奏效却还根本取决于这个入口是否有天然需求。不然就是在生造需求、违背用户需求。


以爱拼车为例,为App拉一个新用户可能要数十元,而且这其中还有很多是僵尸用户,这就是典型的生造需求。但在移动搜索这个入口却天然有精准的拼车需求用户。从百度指数可以看到,每天在手机端搜索拼车的人不在少数。


不过除了这部分有精准拼车需求的人,其实值得注意的是泛需求的挖掘。比如当人们在搜索一些跟位置有关的信息或者服务时,如果能在其搜索结果中推荐拼车方案,想象空间可能会更大。


另一个例子是,腾讯阿里砸进去数十亿培养了用户在微信里打车的习惯,其效果不容置疑。但是一个垂类砸数十亿,36000行怎么办?你不得不承认,找服务这件事上,搜索或许比社交更有天然优势。


BAT的入口之争已经不再是拉用户,造场景。谁能更高效的连接服务是大家当下关注的焦点。O2O创业大潮还没过去,在“互联网+”的大背景下,还有源源不断的创业团队打算入局或已经入局。2015,入口格局方才落定,一场规模更大的连接之战呼之欲来。

郑重声明: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,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,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,多谢。

回复列表

相关推荐